【大成报记者于郁金/连凯斐/台南报导】版画,几乎是每一位艺术家都曾创作过作品,高复制性但同中求异,也是大量版印技术的发展前身;克隆(Clone)一词,是生物无性复制的现代人类科学研究进步下的产物;版画与克隆,两种截然不同的复制词,却象征着过去与未来的人类智慧;台南市美术馆继“超级轨迹”及“岛屿生活与地景”等当代艺术展后,自本(10日)起,一次推出“不均的平面:1957-1983 面向国际的台湾版画”、“夏娃克隆启示录–林佩淳+数码艺术实验室创作展”2档展览,带领民众一次看尽过去与未来的复制品。
“不均的平面:1957-1983面向国际的台湾版画”展时间轴锁定于1960年代到1970年代之间,这段时期可说是台湾在现代版画的奠基时期;展览以“不均的平面”命名,指涉发生在地表平面上国家之间其不均的文化资本发展;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国际情势下,“不均的平面”在诸多方面影响了台湾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与艺术发展的结果;本次展览除有战后初期活跃于版画领域如杨英风、陈庭诗、李锡奇、秦松、江汉东、廖修平、方向、李国初、吴昊、谢里法、钟有辉、林雪卿、董振平、许汉超等艺术家的作品外,还有由国立历史博物馆出借,于库房整饬时发现尘封35年的数件毕卡索版画作品,以及馆长潘示番与馆员去年底访问奥地利美景宫(Schloss Belvedere)期间,购藏于克林姆别墅,初次在台公开展示的克林姆珍贵速写精选复制作品。
林佩淳去年获意大利佛罗伦斯双年展“新媒体艺术类”首奖;她是台湾新媒体第一代艺术家,自2006年即开始创作《夏娃克隆系列》,其所创作出“夏娃克隆”象征艺术家对于后人类(尤其是女体)的想像与诠释;夏娃克隆不仅呈现女性特质,更带有宗教的象征,尽管林佩淳的作品仰赖大量科技、数码技术来创作,但实则蕴藏著科技带给人们社会负面影响的反思与批判;此次在台南市美术馆展出“夏娃克隆启示录一林佩淳+数码艺术实验室创作展”系林佩淳近年来《夏娃克隆系列》重要代表作品,包含录像装置、多媒体互动艺术、全像摄影、复合媒材作品,对于当代“性别、科技与艺术”重要文化议题,提出精湛观点与思考。
“不均的平面:1957-1983面向国际的台湾版画”与“夏娃克隆启示录一林佩淳+数码艺术实验室创作展”两展同时自9月10日起在台南市美术馆2馆3楼展出并举行开幕式,参展艺术家及策展人都热情参与,并亲临展间为媒体及贵宾进行导览,进行面对面分享,令到场贵宾及媒体对两展有更深一层的认识。两展展览时间皆至12月13日止,展览详情可至南美馆官网查询https://www.tnam.museum/。(于郁金摄)
不均的平面:1957-1983面向国际的台湾版画
展览期间:2020.9.10(四)〜2020.12.13(日)
展览地点:台南市美术馆2馆3楼展览室M & N
展览信息:https://www.tnam.museum/exhibition/detail/182
夏娃克隆启示录—林佩淳+数码艺术实验室创作展
展览期间:2020.9.10(四)〜2020.12.13(日)
展览地点:台南市美术馆2馆3楼展览室K & L
展览信息:https://www.tnam.museum/exhibition/detail/183
本文由:爱游戏app 提供
关键字: 爱游戏app|官网全站版下载